今年全国两会上,湖北团代表提交了一份重点建议,《支持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,布局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》。这份建议有哪些看点?来看记者的观察。
为何要支持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?布局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必要性在哪里?参与起草建议的代表和专家们认为,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,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,更是引领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、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尤政:湖北省这几年成立了包括湖北光谷实验室、湖北九峰山实验室、湖北江城实验室等等一系列实验室,我们方向的优势、研究的优势、产业的优势,在这个地方建立高水平的国家创新中心,我觉得是符合国家战略,也有市场的需求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三峡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李少平:湖北的科技创新首先是立足湖北、辐射全国,可以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,建成国家级的科技中心以后,为我们走出湖北、辐射全球、国际化发展,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
谈到建议的针对性,代表和专家们认为,从当下来看,湖北科创资源丰富,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初见成效,前沿性、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,已具备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条件。但高层次、顶尖级科研大平台和大设施相对不足,要肩负起更大使命,亟需补齐短板。以能够吸引顶级人才的大科学装置为例,目前湖北只有3座,而上海、北京分别有6座和5座,安徽更是多达7座。
湖北省科技厅实验室处处长 粘来霞:我们省大科学装置的数量上,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新的更高的战略使命定位,还是不够匹配。它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载体,吸引全球的优秀的科学家队伍团队来做科研,可以形成我们湖北在各个重点优势的学科,还有产业领域,形成非常强的竞争力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华工科技党委书记、董事长 马新强:随着产业的发展,我们在技术策略方面还是不够的,未来需要一些超前的技术,甚至颠覆性的技术来反哺产业,需要布局更多的大科学装置,产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,真正支持湖北建成支点,走在前列。